前几天和朋友聚餐,本以为会聊些工作的新鲜事,没想到话题一转,竟落到了退休上。大家纷纷感慨,如今不少满三十年工龄的干部,都打算在今年 10 月前申请退休,只因担心之后退休待遇会因算法改变而降低。
仔细想想,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。在大环境的影响下,很多在中层正职位置上干了多年的干部,早已身心俱疲。就拿身边的 70 后朋友来说,他们年轻时提拔较慢,好不容易熬到一定层级,却又碰上干部年轻化的浪潮,被 80 后、90 后赶超。如今,看着晋升无望,工作的热情也渐渐消磨殆尽。每天深陷文山会海,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工作,却看不到未来的方向,换做是谁,都会觉得没意思吧。
如今组织部门在收集干部信息时,重点关注的是四十岁以下的中层正职和三十五岁以下的中层副职,这让那些五十岁左右的中层正职老同志意识到,自己在晋升的道路上已经失去了优势。他们经验丰富,工作时间也长,孩子大多已经长大成人,生活压力相对较小,下班后反而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。而那些年轻的同事,有的忙于提升自己,考研考证;有的则为家庭琐事奔波,带娃成了生活的重心。
这些老同志中,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渴望有所作为的,只是晋升的大门逐渐关闭,让他们陷入了 “上不去、下不来” 的尴尬境地。工作再努力,似乎也难以改变现状,于是,他们开始琢磨退休的事,想在有限的人生里,为自己活一回。
之前有位五十岁的同志问我,是不是可以选择躺平了。我告诉他,起码还有一次职级晋升的机会,现在放弃太可惜,多一次晋升就多一份收入,也算是个盼头,能坚持就再坚持一下。还有一些中层实职干部,因为工作压力过大,想要转成职级,但领导却不同意,他们只能无奈地继续煎熬,盼着能晋升一个职级后,转成非领导职务,可这也要看单位是否有职数,没有的话,只能等到临近退休,再申请调剂职数来解决职级晋升问题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在一个单位里,前期提拔快并不一定意味着优势能一直保持。早早担任中层正职,意味着要长期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,时间一长,厌倦情绪自然滋生,心态也随之改变。如何调动这些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,成了领导班子头疼的难题。资历浅、身段不够柔软的领导,想要让他们全力投入工作,难度可想而知。除了晋升职级,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,可职数有限,根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,这就形成了一个僵局。
面对这样的僵局,一些中层正职开始考虑,既然晋升无望,干满三十年退休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,退休后可以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,享受生活的乐趣,而不是继续在工作中消耗自己。
其实,不仅仅是体制内的人,如今越来越多的 80 后都开始思考退休的问题。这一代人,在职场上拼搏多年,经历了无数的竞争和压力,逐渐意识到,人生不应该只有工作。他们看着 00 后在职场上展现出的洒脱和随性,对比自己曾经的拼命和疲惫,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。
80 后经历了时代的变迁,见证了社会的快速发展,在努力工作的同时,也渴望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,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。与其在工作中苦苦挣扎,不如提前规划退休生活,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从容。他们不再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追求升职加薪上,而是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内心的感受。
那么,80 后该如何为退休生活做准备呢?首先,要做好财务规划,合理储蓄和投资,确保退休后有足够的经济保障。其次,培养一项兴趣爱好,无论是绘画、摄影,还是运动、烹饪,都能让退休后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此外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,毕竟,健康的身体是享受退休生活的基础。
对于 80 后来说,退休不再是遥远的事情,而是一个可以提前谋划的新起点。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,他们开始觉醒,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,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。